以前我是一个保守派,认为系统和应用只要用旧的就好,新的都是堆了一些华而不实的功能,容易出 BUG ,并且为了新特性会消耗更多硬件资源。
但是当我从最近的事情中改变了我的看法。
Windows
Win 10 的睡眠问题困扰了我很久。
Win 10 进入长时间睡眠后,大概率无法唤醒 (也就是睡死),不得不强制关机。
本来我是可以容忍的,因为我安装了 Linux 并打算大部分时间都使用 Linux。
但是我为了解决 win 10 睡眠问题,打算用 s 3 睡眠,修改了注册表,关闭了虚拟机功能。最后也没成功开启 s 3 睡眠。恢复回去的时候,就遇到让我头疼的问题了。
Linux 的睡眠功能也出现了异常:从睡眠中唤醒后反复进入睡眠两次。
在 Linux 中改了一些设置还是无效。
估计是 Windows 的异常睡眠影响到 Linux。
而且 Windows 强制关机后,Linux 还会掉 Windows 所在固态的挂载,不得不使用启动 Windows 使用 chkdsk C: /f
修复才能重新挂载。
将 Windows 的驱动更换成笔记本官方推荐的也无济于事。
无奈重装一下系统,看看 Windows 11 怎么样,却发现 Windows 11 带来了意外之喜。
睡眠问题终章
- 更新
Windows 11
系统解决了睡眠问题。 - 睡眠功能需要进入 cmd 键入
powercfg /hibernate on
打开睡眠功能。 - 然后在
控制面板
、硬件与声音
、电源选项
、系统设置
里面关闭快速启动。
恢复 Windows 的右键菜单和磁贴
- 磁贴通过
start 11
恢复Windows 10
样式。 - 右键菜单通过
zyperwin++
恢复成Windows 10
样式。(这个软件还可以激活 Windows 和下载 office 并激活的功能)
Windows 11 升级体验
然后是 Windows
从 10 升级到 11,带来了以下改进:
- 休眠睡眠功能迎刃而解。
- 有了平铺和工作区。
- 文件资源管理器有了类似浏览器的标签页。
- 声音设置可以单独控制多个应用的音量大小。
- 文件压缩支持
rar
、7 zip
、tar
。(我重装系统前的7 zip
大概版本太久了,Win 11
的解压不能解压之前的7 zip
压缩包) Win 11
也优化了开机自启文件的逻辑,现在是启动桌面后优先保证桌面的流畅度,然后依次打开自启动应用。
以上的功能我都曾在Windows 10
上浪费时间搜索过通过其他应用弥补。
Windows 11
也不是十全十美,内存占用比 Win 10
更多。但这是为了人的体验带来的硬件消耗,如果这么想也不是不能接受。Win 11
当然也有在内存紧张的时候释放内存的策略,所以没必要有内存焦虑。
自动平铺快捷键
Win + 方向键
移动窗口。Win + m
隐藏。
工作区快捷键
Win + Ctrl + 左右
移动工作区。Win + Tab
移动打开任务视图。Win + Ctrl + D
创建工作区。
手机系统升级体验
- 手机从
HyperOS 2
升级到HyperOS 3
,有了岛的功能。这个感知最明显。 - 还有一些细节上的优化,让我之前觉得特别丑陋的都重做了。
- 大多数人说升级后系统流畅很多,我不是细节怪就感知不大了。
- 并且功耗也稳住了。
HyperOS 2
一天充多少次电,HyperOS 3
也差不多。
一些新功能、新特性,只有大版本更新才会有。
但是考虑到我朋友由于自动更新 Windows 11
导致蓝屏,和我遇到过更新显卡驱动导致打开 Steam
就系统崩溃,更新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。
更新策略思考
那么该更新什么,不该更新什么?以下是我的思考:
- 国内软件非必要不更新,如果一个软件功能完善,更新一般是为了增加广告和一些非必要的功能。
- 国外软件如
Telegram
,国际版Bilibili
考虑可以更新。 - 系统大版本更新看风评,是否有自己需要的功能。比如说
MIUI 13
到HyperOS 1
就是掉进一个坑,但是HyperOS 2
到HyperOS 3
就是提升。 - 电脑操作系统尽量更新安全补丁。
结语
Windows 10 将于 2025 年 10 月 14 日停止支持。
所以,如果你像我一样之前对 Windows 11
有偏见,大可以趁这个机会换到 win 11
。它带来了新的特性,持续的维护,还有解决 Windows 10
顽固 bug 的可能。
至于好不好用,自己试了才知道。
人生就像巧克力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。但是,尝试是一切的起点......